俗稱的報馬仔~
報馬仔亦稱探子馬,簡意就是探路、報信,因此會走在遶境隊伍前方,常見於媽祖娘娘遶境陣頭。報馬仔功能除了探路外,遇到沿途有居民觸犯禁忌,得需通知避開,以及告知居民準備香案迎轎[1]。但各地宗教習俗不同,並非每個遶境隊伍皆有報馬仔:在台南、高雄一帶則以「路關」取代之;在學甲上白礁謁祖祭典則分成「報馬」、「報兵」,其中報兵功能與報馬仔極為相似[2]。
目前在台灣地區可見得遶境隊伍出現報馬仔有北港朝天宮、大甲鎮瀾宮等,並且雲林縣出現「報馬廳」特殊文化的建築物[3]。報馬仔延續到現代生活中,若遇到周遭有人在通風報信就被視為報馬仔,因此另有別名「抓耙仔(閩南語,白話字:jiàu-pê-á)」。
報馬仔每項附掛物皆有含意,依各地區習俗而言,並非每一項皆具備,報馬仔會出現裝扮有:
雨傘:一團和氣。傘為長柄之紙合傘,分別代表長善、直善、合善。
眼鏡:做人不能目中無人。另一義為明辨是非。
豬蹄:提醒世人要做人知足。
瘡疤:提醒世人別揭人瘡疤,是因有瘡疤的腿是穿短褲。
鞋子:用意提醒世人要做人腳踏實地,在有瘡疤的腿上穿上鞋子,另足赤腳。
錫壺:意指惜福。
皮襖:意指無私,反穿毛襖帶給他人溫暖。另一義為倍受煎熬。
燕尾鬍:言(燕)而有信。
韭菜:長長久(韭)久。
紅櫻帽:負責盡職。
煙斗:含煙,與台語「感恩」諧音。
銅鑼:勞心勞力。
[編輯]禁忌

擔任「報馬仔」時的主要禁忌如下:
不得接近任何婚喪吉慶相關事物習俗
孕婦不得接近,以免衝動胎氣(大忌)
腳步嚴禁輕浮焦躁,態度不得不佳
如身有沾染到其他不潔之事物,不得擔任之
(以上根據民視製攝連續影劇「台灣奇案」所編寫)
另外,擔任「報馬仔」的人,其必須於媽祖神尊前立下三重誓:一、終身不得婚娶。二、終身不得沾飲任何酒類。三、必須為自身已過世祖先、父母修補福份、積存陰德,為自己彌補過去犯下任何錯事懺悔悟過,冀求來世能有好報果。
(以上文章取得自維基百科-自由的百科全書)

本相簿不能留言

相片資訊

本日人氣:
0
累積人氣:
0